这场正阳之战在整个周唐淮南作战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,刘彦贞的败
这场正阳之战在整个周唐淮南作战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,刘彦贞的败死,直接敲响了南唐政权的丧钟,严重打击了南唐人抵抗周军的决心,所以陆游评价说:“唐丧地千里,国几亡,其败自彦贞始。”但更严重的问题是,刘彦贞所部被歼,导致孤城寿州直接暴露在周军强大的攻击面前,而刘仁赡似乎也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祥。
下面来介绍一下另一位主角刘仁赡。
刘仁赡,字守惠,欧阳修认为他是徐州人,陆游则说他是淮阴人。刘仁赡父亲名叫刘金,曾任杨吴濠州团练使,他的哥哥刘仁规还是吴王杨行密的女婿。
刘仁赡“略通儒术,好兵书,有名于国中”。南唐开国烈祖李昇非常欣赏刘仁赡,封为武昌节度使。后来李璟灭楚,刘仁赡率武昌水军进取岳阳,一路秋毫无犯,大得楚人之心。《江南野史》评价刘仁赡“性淳谨,器度伟重,喜怒不形于色。总令兵士严而不残,有良将之才。出典郡符,鄟治无滞,有政绩能名,军民乐其仁信”。
有这样的名将坐镇淮南头号重镇寿州,李璟非常放心,而就在刘仁赡上任的同年,柴荣就杀了过来。
刘仁赡深知柴荣的厉害,早在周军南下之前,他就曾经劝李璟不要撤掉把浅军,但李璟不听,结果周军轻松进入淮南,终成大患。而刘彦贞不听刘仁赡的正确判断自去送死后,刘仁赡就知道刘彦贞必败,柴荣必来,所以刘仁赡加紧城防,准备与柴荣一决生死。
刘仁赡终于在寿州城头上,隔着茫茫淮河,遥遥望见了生活在传说中的柴荣,柴荣率周军主力驻于淝水北岸,这一天是周显德二年(955年)正月二十二日。
柴荣做事向来雷厉风行,四天后,周军利用之前李榖搭建的浮桥,迅速渡过淮南,在寿州城下向困守的刘仁赡炫耀着自己的肌肉。
柴荣知道刘仁赡是根硬骨头,劝降是不可能的,只有用实力解决问题。二十三日,柴荣一剑直指,各地被征调来的数十万民工,与周朝正规军一起,向寿州城发起了如潮般的进攻。
这是五代史上罕见的城防大战。
无数只战船游弋在淮河中,船上都装着一种先进的远距离投射武器——石砲。所谓石砲,简单来说就是弹弓的放大版,把大石头放在巨型弩机的发射口,然后用力射向遥远的城池。目标是砸坏寿州城墙,有利于周朝的地面部队攻克城池。
同时,柴荣又“束巨竹数十万竿,上施版屋,号为‘竹龙’,载甲士以攻之,又决其水砦入于淝河。攻之百端”。
可惜,守城的是刘仁赡,一位不世出的名将,柴荣迅速拿下寿州城的计划落空了。这场战役一直打了四个月,柴荣“驻跸于其垒北,数道齐攻,填堑陷壁,昼夜不息,如是者累月”,但寿州城依然坚如磐石,大唐王朝的旗帜迎风不倒。
数十万大军拿不下一个寿州城,大周皇帝怒了,他要亲自上阵找刘仁赡决战。
北宋人龙衮记载了这个极为传奇的男人之间决斗的故事,事在《江南野史》第五卷。
与其说柴荣是找刘仁赡决战,不如说柴荣是去送死。
- 楼面经理岗位职责是什么?[图]
- 团建的意义在哪里?真的有必要吗?[图]
- 「实习」双非院校怎么找世界500强实习?[图]
- 助理检测工程师报考条件[图]
- 关于思念亲人的经典句子[图]
- 龙利鱼的营养价值[图]
- 杏鲍菇的营养和效果杏鲍菇的适用者[图]
- 大脑的发育[图]
- 准妈妈健康菜单大PK[图]
- 孕妇怎样面对产前恐惧心理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