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观二十三年五月,太宗李世民病逝,享年岁。太子李治即位,为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。按照宫中惯例,新皇即位,先皇后宫中除四夫人、九嫔以外,其下的二十七世妇、八十一御女一体送往感业寺为尼。于是,一大队宫嫔美女,穿着黑色的丧服,踏上了通往感业寺的道路。她们一个个垂头丧气,为自己凄凄的命运悲哀,因为,她们走向的是没有一线希望的活坟墓。武媚也置身在这黑色的队列之中,时年仅仅岁,青春正茂。她的心中也是一片萧瑟,万般沉重。
秋色笼罩了长安。感业寺浑厚沉重的钟声在古城中回荡。落叶萧萧。女尼们静坐在寺中,心如死水,生命在无边的寂寞中已渐渐麻木。只有武媚是个例外,她满怀幽怨,人在感业寺中,心却时不时地飞往太宗别庙。
感业寺地处长安县城朱雀门外西大街第四坊,即安业坊东南角。此处原为隋申国公李穆的别墅,李穆死后,其妻将此地改普修善僧寺。西二街第四坊是崇德坊,有济度尼寺。为济度太宗的妇御为尼,唐室将崇德坊的济度尼寺迁往修善僧寺,而将原济度尼寺改称太宗别庙,原来的修善僧寺自此就被取消。崇德坊在西、安业坊在东,两坊左右为邻,中间是一条南北向的长街。高宗李治上香太宗别庙,一定会顺道感业寺,看望武媚娘。这便是她的一线希望。
借势回宫
永徽元年五月,太宗的周年忌。高宗李治到太宗别庙上香。然后,李治果然驾临感业寺,与先皇太宗才人武媚娘相拥而泣。这一慕感人的场面很快传遍京师。高宗王皇后知道得更快,也更为详细。王皇后满怀酸楚,但同时又心中暗喜,生出一计:“何不利用武媚娘来打击正得宠争位的萧淑妃呢?”王皇后是并州祁地人,是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,出身于名门望族。王家与李唐皇室世代姻亲,唐高祖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嫁王家任隋州刺史的王裕,王皇后是同安公主的孙女。史称“从祖母同安长公主以后(王皇后)婉淑,白太宗以为晋王妃”。就是说,同安公主看到美貌、聪明的王氏可爱,便告诉侄儿李世民,收纳王氏为晋王李治的王妃。晋王李治继太子李承乾为太子以后,王氏就升为太子妃,生活在东宫。
东宫的内官有妃、良娣、宝林三级,还有诸多宫女。贞观十七年李治做了太子,王氏为太子妃,受到李治的宠爱。同时,宫人刘氏、郑氏、杨氏等也时见爱幸。贞观十七年,生燕王李忠。次年,郑氏生原王李孝。再次年,杨氏生泽王李上金。太子妃王氏一直没有生育,心中不免有些紧张。但可幸的是,刘氏、郑氏、杨氏三人都是宫人,没有什么名号。最让王氏心惊的是,贞观二十二年,萧良娣生下了许王李素节。良娣仅在太子妃之下,萧氏又明艳美丽,皇子极聪明可人。最要命的是,刘、郑、杨三人并不得宠,而萧良娣一跃而为仅次于皇后的萧淑妃。这样,拥有贵子的美艳动人的萧淑妃便成了王皇后的最大威胁,也是她一直无法排谴的一块心病。感业寺天子与女尼相拥,无疑是情深似海,不然不会冒此天下之大不韪。果然如此,引武媚与萧妃抗衡,自己坐收渔利,不是于皇上、于武媚、于自己三全其美?又打击了萧妃?
王皇后的如意算盘打得心满意足,然而事实上,最后最称意的是武媚,而最惨最失意的是王皇后。萧淑妃也是惨不忍睹,死于非命,宗族悉流。就在高宗与武媚相拥而泣的几天以后,武媚只在感业寺呆了十个月,便被王皇后神秘地接回宫中。李治得讯后大喜,宠幸武媚,日夜求欢,宠冠后宫。萧淑妃只有伤心落泪。
武媚回宫以后,对王皇后万分感激,但不过是权宜之计。史书记载说:“才人有权数,诡变不穷,始,下辞降体事后,后喜,数誉于帝。故进为昭仪。”武媚下辞降体于王皇后,事奉恭谨,知道王皇后可被利用,于她有所求。天性憨厚的王皇后哪里晓其个里,不仅不加防范,反而多方赞誉,使她轻易地进封昭仪。萧淑妃是被压下去了,可是王皇后却不知道,她避开了一条狼,却引进了一只虎,最后她只能是自食其果。
后位之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