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舒却不认同。他说:“去应召考试,如果因为自己的才德修养不行,不被选拔,那是我自己的责任。怎么能以不应召而获得一个高士的虚名呢?”
从此,他奋发上进,发愤学习,每百日诵读一部经典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结果魏舒以对策升第。魏舒先被任命为渑池长,后升任浚仪会、尚书郎等职,又转任相国参军,封爵为剧阳子。魏舒善于决断大事,遇上众人难以决断的国政大事,他总能缓缓道来,详为筹划,其见解之深刻多在众人之上,因此深受晋文帝的器重。文帝曾称赞说:“魏舒堂堂,人之领袖也。”晋武帝即位后,魏舒累官至司徒,为时人所崇仰。
所谓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。盖人心之灵,莫不有知,而天下之物,莫不有理,惟于理有未穷,故其知有不尽也。是以《大学》始教,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,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,以求至乎其极。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,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,无不明矣。此谓物格,此谓知之至也。
这一章是朱熹根据上下文势补充的一段文字。
[穷]穷究,彻底研究。
[未穷]未穷尽,未彻底。
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、研究事物,要想获得知识,就必须彻底研究事物的原理。人都具有认知能力,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运行和存在的规律,只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内在原理还没有彻底认识,所以在认识事物中显得很有局限。因此,《大学》自开始就注重教导人们在实践中体悟事物,注重修己安人,用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,以求得真知。经过长期研究,直到有一天豁然贯通,于是,万事万物所蕴含的知识和规律就清晰地呈现在面前,自己内心的灵性和认识能力就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,一切的知识便得以融会贯通,再也没有蔽塞。这就是研究,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极致。
必然问题的相对合理的解答
世界虽然看上去杂乱无序,但其运行是有规律的;万物的存在也都有其意义。认识世界是困难和复杂的,但简单地说,世界可被划分为两个部分,即我与我之外的存在。世间的一切,都是我与外在的一切的关系。我只是世界的一部分,世界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。但是,世界又不能无视我的存在,也因为我的作用而使这世界有了些细微的改变。而我对世界的影响,在于实践、在于思考,并由此而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。而现实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,都是事物存在的具体形式。对这些问题的解答,只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与现实的妥协的产物,是一种相对的合理,永远也没有绝对的求解。因为,思想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。因此,只能是一种探索,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。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,对这些问题的新的解答还在不断涌现。
人类对自然的认识、对自身的认识,乃至人类一切知识的来源,都离不开实践。想要求取真理,必先付诸实践。学习与思考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。学习是实践,当然也需要思考,而思考也就是实践的一种方式,而且是更高级的实践方式。毛泽东说:“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,你就得变个梨子,亲口吃一吃。”(见《实践论》)“格物致知”就是教给人们求知和认识事物的方法。
用别人宴乐游玩的时间力学不倦
鲁丕(公元36—者者者年),字叔陵,东汉扶风平陵(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)人。他性格稳重,好学不倦,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宴请交游上,常因此被人非议。但鲁丕依然故我,并欣然自得。经过不懈的努力学习,鲁丕通晓五经,尤其对《鲁诗》《尚书》深有心得,并以此教授弟子,成为一代名儒。
建初元年(公元30也年)举贤良方正,鲁丕以对策高第,除为议郎,迁新野令,后又升任青州刺史、赵王相等职。前去向他求学者常达百余人,关东号之曰“《五经》复兴鲁叔陵”,影响很大。